為確保
衛生級液位計長期可靠運行,需從安裝、日常操作、維護保養、故障處理、停用管理、人員培訓、校驗與檢定七個環節建立規范操作體系,具體如下:
一、安裝階段規范
1.設備檢查
-安裝前需確認液位計無損壞或磨損,關鍵部件(如浮子、密封圈)無裂紋或老化跡象。
-核對設備型號與閥門類型是否匹配,例如差壓液位計需配備符合衛生標準的閥門。
-根據安裝環境選擇方式(如垂直安裝于容器頂部或側面),確保儀表連接頭避開物流沖擊區域。
2.安裝要求
-液位計必須垂直安裝,法蘭水平中心線與正常液位一致,避免傾斜導致測量誤差。
-安裝截止閥以便清洗和檢修,同時確保液位計周圍無磁性物體干擾(如磁翻板液位計需遠離強磁場)。
-安裝完成后進行氣密性測試,確認無漏氣、漏液現象。
二、日常操作規范
1.啟動前檢查
-核對設備工作電壓與供電電壓一致,避免電壓波動損壞電器元件。
-檢查閥門狀態,確保上下閥門處于正確位置(如投入運行時先開上閥,再緩慢開下閥)。
-確認儀表顯示正常,二次儀表檢測值與實際液位一致。
2.運行中監控
-定期檢查儀表工作狀態,記錄液位波動范圍,發現異常立即停機排查。
-避免液位突變(如快速注液),防止浮子受沖擊損壞或翻柱跟蹤失靈。
-對于高溫或腐蝕性介質,需確認設備材料(如316L不銹鋼、PTFE)符合工況要求。

三、維護保養規范
1.日常清潔
-每日清潔液位計外表,去除油污、灰塵,保持讀數窗口清晰。
-定期清洗閥門和引壓孔,使用三氯乙烯或酒精浸泡(高度不超過1/2),避免使用硬物刮擦敏感部件。
-清洗后需重新校準二次儀表,確保檢測值與實際液位一致。
2.定期保養
-每周檢查:潤滑部件(如絲杠、齒輪箱)是否缺油,油路是否暢通,油質是否符合要求。
-每月檢查:電源器、主電機電器部分,清掃積塵并調整限位裝置;檢查過渡電纜是否松動。
-每季度維護:更換液壓油,清洗液壓站,檢查油壓、油位和油粘度;清潔增壓泵銅制密封圈。
3.關鍵部件維護
-磁致伸縮液位計:定期檢查浮子直徑與連通管內徑匹配性,避免卡滯。
-差壓變送器:測量易揮發介質時,在負壓側加隔離罐,并計算零點和負遷移量。
-超聲波液位計:定期清理傳感器表面污垢,防止聲波衰減。
四、故障處理規范
1.立即停機
-發現衛生級液位計顯示異常(如固定值、波動過大)、漏液或漏氣時,立即關閉閥門并停機。
-非技術人員不得擅自拆卸設備,需聯系專業維護人員處理。
2.常見故障排查
-浮子卡滯:清理導軌油泥,檢查浮動導軌是否污染。
-翻柱不翻轉:使用校正磁鋼或浮子校正,必要時更換磁珠。
-信號中斷:檢查電源線、信號線是否松動,變送器是否分離安裝(高溫工況)。
五、停用管理規范
1.短期停用
-關閉上下閥門,切斷物料供應,保持設備清潔。
-定期啟動設備空轉,防止部件銹蝕。
2.長期停用
-排空介質,拆卸浮子清洗后存放于干燥環境。
-對電器部分進行防潮處理,如涂抹防銹油、存放于干燥柜。
六、人員培訓規范
1.操作人員培訓
-定期組織安全操作規程培訓,包括設備結構、工作原理、應急處理流程。
-考核通過后方可上崗,確保熟悉日保養(如清潔、潤滑)和周保養(如緊固螺絲、調整間隙)內容。
2.維護人員培訓
-掌握高級維護技能,如電源器短路處理、液壓站油路維修、變送器校準。
-了解設備制造廠要求,如磁致伸縮液位計的法蘭安裝方式、導波雷達液位計的保護管固定。
七、校驗與檢定規范
1.定期校驗
-使用實際液位校驗法或高精度液位計對比法,每年至少校驗一次。
-校驗內容包括精度、變差、靈敏度和長期穩定性,記錄校驗數據并歸檔。
2.強制檢定
-用于貿易結算、安全防護的液位計需按《液位計檢定規程》(JJG 971-2002)強制檢定。
-檢定周期不超過1年,可根據使用環境、頻繁程度和重要性調整。